【淡水水上機場】,縣定古蹟。
台北縣淡水鎮中正東路42巷7號。

是北台灣首座且少數保存下來的水上機場遺跡,
位於淡水鼻仔頭岬的頂端(淡水捷運站公園旁),
正對淡水河口,歷史場景融合在地理空間的氛圍中,是水岸地景的佳作。
 
 
1925年9月19日,一架義大利雙翼水上飛機降落淡水港來作親睦訪問,
淡水首次有水上飛機起落,也引起日人利用淡水河口為天然飛機跑道之構想。
 
1937年發生中日戰爭後,台灣總督府遞信部航空局選定淡水鼻頭村為機場預定地。

1941年水上機場興建完成。在興建初期,曾開放民營的大日本航空公司使用,
供橫濱、曼谷之間往返航線加油,機場最初開放由單葉雙引擎的水上飛機。

1941年4月首航開始,從橫濱起飛後,在淡水加油停靠再飛往曼谷
載客約20人,每月來回2次,平均1星期1航次班機起飛。
名稱為「大日本航空株式會社淡水出張所淡水飛行場」,
可說是台北(松山)機場的副屬機場,也是台灣第二個國際機場。
 
利用淡水河口中央的浮洲(浮線)之北側水域,
4~5公里長的水面為天然跑道,沙州上插有燕尾旗等氣流觀察標誌。
當時的設備包括:空港事務所、飛機修護廠、油庫、氣候測候所、溜滑台、牽引機等。

每次水上飛機起飛或降落前,便派出一艘巡邏艇在跑道各角落巡邏,
用擴音機向河上作業捕魚船隻閃避,淨空河面,以免妨害飛機起降。
 
淡水水上機場隨著軍事任務增加,取消班機改為不定期包機,最後漸漸成為軍事專用機場。
1941年12月8日,日軍偷襲珍珠港,一次世界大戰爆發,
1941年12月12日,日本政府宣布停止航線,此後僅有零星包機曾過境加油。

1943年9月,日本軍方徵用民航機及飛行,所有機場皆屬軍用,便不再有民航機在淡水機場起降。
隨後,駐紮東港的日本海軍航空隊便派遣小型巡哨機進駐,負責近海的巡哨。
1943年,日本軍方為增強淡水機場起降安全,便添加助航設備,
先在沙崙設置一座「航空無線電羅針所」(無線電助電台)。
1944年,在關渡小丘陵上設置一座航空燈塔。

1944 年10月12日,美軍轟炸淡水水上機場,擊中隔鄰「迺生產」油庫,
日機因隱匿疏散得宜,損失輕微。
 
1945年8月,日軍投降後,淡水水上機場由國府空軍接收,由空軍氣象聯隊進駐,
但從此不再做為機場使用,也不再對外開放。
 
闢建至今,現仍為空軍氣象聯隊進駐管理使用中,門禁森嚴,阻隔遊人進入。
僅能從淡水捷運站後方公園遠望,遙想當年國際線飛機起落淡水的過往風華。
 
現在唯一還可以看得到淡水水上機場僅存的古蹟,是跑道到停機坪之間的溜滑石
為牽引飛艇上岸維修時於水陸間的設備,圖案美觀,構造堅固。

機場內部大部份的建築皆已遭國軍改建,除了溜滑石,還有尚存石砌河堤,
及由淡水腳踏車步道在經過空軍氣象聯隊時,那兩百米連外道路的石鋪路面。
 
 
 
Creative Commons License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uchifeng197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